【服务群众】大连:这名社区民警“绞尽脑汁”让群众少跑腿

更新时间:2024年08月15日

文章来源:大连市公安局

打印文本

【字体:大  中  小

  遇到啥急难事,辖区居民第一时间就会想起派出所的“老苑大哥”。十二年的社区警务工作,苑立志始终以为辖区群众解决难题为己任,把居民当亲人,向辖区居民承诺24小时“在线”服务,深受辖区居民的信赖。

  群众事情“上门办”  暖心服务“一条龙"

  苑立志注重社区基础警务工作,簿册齐全,底数清、信息准。他收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,带着“服务”走进千家万户和大小商铺。为了入户见人,他想尽办法错开上下班时间,利用周末节假日走进商户和百姓家。

  一天,他同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高龄独居老人赵传菊,发现老人双腿浮肿,走路困难。老人说自己糊涂,身份证、户口本、银行卡都找不到了,生活很不便利。苑立志立即联系所里户籍民警,为她上门补办身份证和户口本,又和社区工作人员推着轮椅帮助补办银行卡,在老人的手机上将自己电话号码设置成快捷键,有需要随时呼叫。赵传菊老人眼含热泪激动地说:“共产党的干部真好”。

  “以前我们办事要走几公里到派出所,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!”居民王大爷说。为了方便群众办理公安业务,苑立志制作“自助式警务便民服务箱”在社区投放使用,老百姓户籍迁移、居住证件都能在社区自助办理。

  自助式警务便民服务箱把服务延伸到了社区里、家门口,让数据多走路,让群众少跑腿。

  深耕社区警务“独角戏”变“大合唱”

  苑立志的电脑里仔细记录着各地公安机关社区工作先进典型、先进经验报道,听到其他警务室有什么好的做法,他就主动过去交流学习。

  正是这种执着务实的精神,让他在日常工作中得心应手,他说:“老百姓的事,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办好。”

  到社区后的第一件事,苑立志就是和社区干部研究如何将“党务+政务+警务”结合起来。

  经过一番实践与探索,创建了符合辖区实际情况的,以“党务+政务+警务”为引领,社区“网格+警格”同步发力的网格化治理模式,分区域组建由党员、志愿者、律师、物业、退休干部等组成的多种群防群治力量,由一人管变多人防。

  苑立志的手机微信里,置顶在最上方的是三个小区的业主居民微信群,通讯录里的小区第一、第二党支部群、离退休老人群、九小商户群等32个微信群是苑立志和百姓互动最多的平台。

  通过微服务、微防范、微互动传播安全防范措施,了解社情民意,通过微信随时随地解决百姓身边的各种“小事”,“民警苑立志”的微信3昵称成为了辖区居民心安的名片。

  大事不小办 多方联动解民忧

  左邻右舍,抬头不见低头见,难免有摩擦。为了更好地调解纠纷、和谐邻里,维护辖区平安稳定,苑立志牵头组建了“老苑调解室”,探索出了“政府主导、公安主力、专业辅助、群众参与”的多元化解工作路径。

  自“老苑调解室”成立以来,通过“特色调解、律师进所、警民联动、多方联调、现场办公、视频连线”等方式,开展多元矛盾纠纷化解,义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64起,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3起,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。

  对于群众给予的支持、配合,苑立志发自内心的感激,至于对他的夸奖,则更多地视为一种鼓励,他说:“这些都是我份内的职责,人民警察为人民,有事儿尽管找老苑。”

责任编辑:

黄阳茗

附件下载

工作链接

  • 主办单位:辽宁省公安厅
  • 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2号
  • 邮编:110032
  • 联系邮箱:paln110@163.com
  • 邮箱系统   网站地图
  • 总访问量: 11712196 人次
  • 辽ICP备 09028003 号
  • 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8

     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
  • 版权所有:辽宁省公安厅
  • Copyright©2020 辽宁省公安厅 All Rights Reserved